吕王镇吕王城原名禹王城,是以大禹之名来命名的,之所以把禹王城说成是吕王城,主要是因为大悟的方言,大悟的方言把禹字念成吕字的音,后来因为年代久远,人们忘记原来的“禹”字,索性以字记音,把禹王城错写成吕王城,这就是吕王城的由来。
吕王城遗址位于吕王镇西北,东临吕王河,西临仙居河,是1985年国家进行文物普查时发现的。它是一处面积大、堆积厚,遗物丰富、延续时间长的古文化遗址。吕王城遗址有两处:一是城岗,一是袁家岗。根据发掘情况,人们发现该遗址文化堆积含有屈家岭、龙山、西周、春秋战国和汉代等6个时期的文化遗物。屈家岭遗物:有薄如蛋壳的彩陶片和灰砂红陶鸭咀形鼎足。龙山遗物:有鼎、豆、罐、壶、盆、器盖、器座、纺轮和石斧、石凿、石铲、石锛、石刀、石镰等。西周遗物:文物最多,文化堆积最为丰富,出土的文物有兽蹄形鼎足、盆、盂、器盖、陶壁等,西周时期的陶器以夹砂褐陶为主,次为夹砂和泥质陶,还有少量夹砂和泥质红陶、泥质黑陶。纹饰以绳纹为主,还有少量弦纹,附加堆纹,器形有鬲、盂、盆、钵、碗、簋形器、瓮、豆和罐等。春秋遗物:有罐、瓮、豆等。战国遗物:仅见豆、板瓦、简瓦和瓦当。汉代遗物:遗物不多,仅仅只发掘出夹砂灰陶井圈残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