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吃货福利来了,作为交通便利的码头文化城市,武汉自古就汇聚了天南地北的商贾乡民,大家在这里生活带来个各个地方的美食元素,形成了独特的武汉美食。
1、雪松路美食街+万松园路「消夜」
汉口夜晚吃饭的首选街区
2、江汉路步行街「小吃」
藏在历史风貌建筑里的美食
3、水塔美食街(前进五路)「小吃」
各路网红美食集合地
4、前进二路+前进四路「消夜」
汉口的深夜食堂
5、复兴村「消夜」
网红牛排和油焖大虾的发源地
6、统一街「消夜」
念念不忘的老汉口味道
7、渣家路「消夜」
老武汉烟火缠绕的美食
8、吉庆民俗风情街「消夜」「过早」
武汉的中华老字号和非遗美食集合地
9、武汉天地「正餐」
武汉小资美食聚集地
10、兰陵路+黎黄陂路+珞珈山街「过早」
充满市井美食气息的文艺老街
11、台北路风情餐厅街「正餐」
汉口最低调的美食街
12、二七路「消夜」
汉口消夜一条街
13、蔡锷路「消夜」
老汉口的消夜聚集地
14、天声街「过早」
藏在菜市场里的美食
15、鄱阳街「过早」
汉口人的美食记忆
16、车站路「过早」
老汉口的人间烟火和市井味道
17、山海关路「过早」
散落在具有百年历史老街里的美食
18、胜利街「过早」
地道的老武汉风味"
19、_口美食街「过早」
_口人的美食新选择
20、仁寿路「过早」
_口区消夜和过早的一条街
21、长堤街「过早」
保留老汉口独特味道的超长老街
22、秦园路+沙湖路「消夜」「正餐」
武昌人的夜晚吃饭圣地
23、粮道街+胭脂路+昙华林「过早」
武昌老城十来个学校的课后小吃天堂
24、水陆街「过早」
地道的武汉过早一条街"
25、大成路夜市「过早」
武昌老居民的美食街
26、户部巷小吃街「小吃」
曾经的汉味小吃第一巷
27、楚河汉街+松竹路+中北路「正餐」
世界各国和全国各地的网红美食聚集地
28、广八路「小吃」
武大学子的堕落街
29、石牌岭路「消夜」
武汉撮虾子一条街
30、光谷世界城步行街「正餐」「小吃」
大学生的美食街
31、虎泉街「小吃」
华师学子的后厨
32、财大西苑美食街「小吃」
财大学子的堕落街
33、恩施街「消夜」
属于青山人的市井美食街
34、三弓路「过早」
青山人的日常美食一条街
35、玫瑰街「消夜」「过早」
汉阳人的深夜大排档一条街
36、拦江路「正餐」
汉阳的美食新地标
热干面(Hotdrynoodles)是武汉最出名的小吃之一,有多种做法,其采用碱水面,并以食油、芝麻酱、色拉油、香油、红油,细香葱、大蒜子、萝卜丁、酸豆角、卤水汁、生抽、醋等为辅助材料。热干面色泽黄而油润,味道鲜美,由于热量高,也可以当作主食,营养早餐,补充人体所需的能量。
菜品源流
历史渊源
武汉夏天高温,跨时长,长期以来人们在面条中加入食用碱以防变质,这就是热干面的前身——切面。清代《汉口竹枝词》就有记载:“三天过早异平常,一顿狼餐饭可忘。切面豆丝干线粉,鱼餐圆子滚鸡汤。”
热干面源于三十年代初期,汉口长堤街卖汤面的蔡明伟。蔡明伟是黄陂蔡榨人,他的汤面做得非常受欢迎,客人经常排队要等很长时间才能买到,很多客人等不及走掉了,蔡明伟做生意很会动脑筋。为了加快出货量,通过反复试验,他终于摸索出一套“掸面”的工艺——就是先把面煮七八成熟,然后快速降温并均匀抹上油,这样卖面时,出货量就快了。有一次蔡明伟在长堤街看到一家麻油作坊,看见他们从芝麻中提取麻油后,芝麻酱闲弃在一边,香气扑鼻,他灵机一动;何不将芝麻酱加进面里试一下呢,于是蔡明伟向麻油作坊老板购买了些许芝麻酱回家。同样经过多次反复试验,他觉得满意了,身边的人都说好吃,这时候他才信心满满推出他的新产品上街叫卖。热干面——这个武汉人民最爱的小吃就这样诞生了。此时蔡明伟给这个面起了个名叫“麻酱面”,直到1950年工商登记时才正式叫“热干面”。
传到信阳
热干面原本是武汉的食品,但是传到了信阳之后,却成了信阳人的最爱。信阳处于河南省最南部,距离武汉200公里左右,盛产水稻,主食以大米为主,这给热干面流传到信阳并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因素。
信阳热干面选料非常讲究。信阳热干面的面粉主要用郑州以北加工的精粉面,这种面轧出的面条结实,有弹性,放在锅里不容易煮烂。拌面时,用精盐、纯碱及食用色素。面条轧好后,经水煮、笼蒸,然后用食油一点一点拌匀,放在阴凉处凉晒半干。这样,热干面的第一道工序就算做完了。
为了让配料更好地发挥作用,第一道完成后,就用一个特制的铝罐盛满水,大火烧开,吃时,把拌过油的面条放入铝罐中煮三分钟左右,马上捞出。水煮时,火候非常有讲究,煮时间短了,面条太硬,煮时间长了,面条容易变软,吃起来口感不佳。煮好后,沥干水,再进行配料,辣椒油、富清鲜辣味粉、味精、鸡汤、芝麻酱、榨菜丁、葱、姜等十余种调料一块搅拌(配料根据个人使用习惯,如有的人不吃辣就不放辣椒油)。即时拌、即时吃,这样,一碗色、香、味俱佳的热干面就做好了。信阳人还喜欢在热干面里加入千张豆腐,肉末,或者豆芽以增味。信阳人的饮食面广又讲究饮食,于是信阳热干面的味道在信阳市各区县也有不同。
信阳的热干面虽然并不是信阳的本地所产的小吃,但是因为其精致的制作工艺,加上信阳的热干面是在吸收武汉热干面的精髓基础上再结合信阳本地人的饮食习惯和特点制作的,可以说是为信阳人量身打造的,所以在信阳地区热干面受欢迎的程度不亚于热干面在武汉人们对它的喜爱。因为多种原因,热干面在信阳的小吃领域仍然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
菜品文化
武汉著名作家池莉曾经在其作品《热也好冷也好活着就好》里盘点过武汉的早点:
“食堂的小小汤圆,五芳斋的麻蓉汤圆,同兴里的油条,顺香居的重油烧梅,民众甜食的汁酒,福庆和的牛肉米粉”
热干面是武汉过早(武汉人将吃早餐叫做“过早”)的首选小吃,武汉人对它的感情,已无需多言。单讲从外地到武汉来玩的人,他们再次想起武汉,多半是因为想起了武汉的热干面。热干面对武汉人或者在武汉呆过一段时间的朋友来说,它不再仅仅是一种小吃,而是一种情怀。
吃法讲究
吃热干面是有讲究的。做武汉热干面的店铺要规范;厨子要正宗;原料要地道;调料要上等;配菜要天然。此外,还可以根据各人的喜好,喜欢辣的可以加入辣椒红油,另外还有咸菜、萝卜干、酸豆角等供选用,加香菜也可以。在食用之前要趁热把面拌匀,芝麻酱全都糊在面上,似蚂蚁上树。这时再吃,就格外的香气扑鼻,味道好极了。吃热干面时最好是冲一碗蛋酒或者来一袋牛奶或者一杯豆浆或一碗酸甜的米酒,一边吃一边喝。只吃不喝,就觉得嘴巴干干的,也就吃不出热干面的极品味道了。
有些早餐店的热干面会在烫面锅旁边放一罐排骨藕汤或者鸡汤,有的人不喜欢太干,就可以浇点汤汁调味;有一家油炸热干面店很有趣,店主提前把热干面先用滚油过一遍,冷了后再下锅烫热,面条干爽可口,放进去一个卤蛋,再来杯豆浆、小米粥或豆腐脑,热干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口味而独树一帜,让人吃后回味无穷。
选料讲究
热干面原料:碱水面、辣萝卜、五香萝卜、香油、酱油、酸豆角、盐、鸡精、胡椒粉、醋、蒜汁、卤水汁、芝麻酱、香葱或香菜,依据条件自定。
武汉热干面用到的面条是碱面,其色泽淡黄,质感圆润,在武汉很多菜场,超市都买得到。这种面,一般卖的时候都是煮熟拌过油的,拿回家直接烫过后就可以拌佐料来吃。如果是用生的碱面的话,记得要先把面煮熟拌油抖散吹凉后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