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九曲河畔有一位老农。他酿的米酒醇厚甘甜。坛子一开,武夷山三天三夜都是浓浓的酒香。种地的乡亲喝了老农酿的米酒,365天不辛苦。路上喝着老农酿的米酒,走了9900里也不觉得辛苦。
人们从心底里喜欢这位老农,并尊敬地称他为“天福”。田夫的名字,随着他的酒飘散的香味,传遍四面八方。
当时,下八洞的八仙横渡东海,游览了许多名山大川。这一天,闻到武夷山的酒香,我暗暗惊叹。铁拐李忍不住流口水,对同伴们喊道:“这么好的酒,错过了不喝,真是浪费生命。我要去武夷山一游。”其他神仙一听,都很合他们的意,于是有的打扮成茶商,有的打扮成流浪道士,都到九曲溪附近的田夫家去喝酒。
像往常一样,田夫舀出自己的酒,热情地招待这些客人。八仙喝了天福的酒,连称好喝,赞不绝口。他们虽然尝过仙玉液,尝过天下第一好酒,却没尝过武夷山农民的米酒,那么香,那么好喝,真的是上品。
从那以后,八仙不想再去其他地方了。尤其是铁拐李,在喝了天福的米酒之后,已经找到了他的“亲家”。他每天拄着拐杖,一瘸一拐的,就去天福家买酒喝。喝完之后,他要包一个葫芦带走。时间长了,和天福交了朋友。
那天,铁拐李在天福家喝酒。三杯酒下肚,脸色通红。他摇摇头,问天福:“你怎么能酿出这么好的酒?”
天福指着远处的丹山回答说:“这酒是用武夷山下良田里生长的水稻酿造的。”
铁拐李点点头:“还有呢?”
田夫指着门前的清水答道:“这酒是用九曲溪的甜溪酿造的。”
铁拐李又点点头:“还有呢?”
田夫指着桌上的酒坛答道:“这酒是玉林窑烧制的瓷罐酿的。”
铁拐李的眼睛亮了起来,他兴奋地喊道:“好!这三件是武夷山的瑰宝。难怪你能做出这么好的酒!”他连连称赞天福,高兴得手舞足蹈,忘了和其他七位神仙一起去瑶池参加蟠桃宴!
当七仙找到天福的家,带着铁拐李来到瑶池时,蟠桃宴已经开始了。只见桌上一排排桃子,摆满了美味的仙酒摆在客人面前。诸仙云集,杯盘交错。多么热闹的场面。铁拐李迅速坐在桌旁,举起酒杯,一饮而尽。酒一进,他“哇”的一声吐了出来,酒席上的神仙都惊呆了。
当母亲看到这一幕时,她觉得很奇怪,于是问八仙。铁拐李是个直性子,他首先回答道:“你们的瑶池琼娘是什么酒?还不如武夷山天福的米酒呢!”
就在这时,一股酒香从武夷山飘来,萦绕在瑶池上空。宴席上,诸仙闻之,口水直流。太后忍不住舔舔嘴唇,责怪酿酒仙女不如地球上的一个农夫。酿酒仙女脸红了好久,说不出话来。
铁拐李眨了眨眼睛,对太后说:“他愿意和酿酒的神仙去天府买一坛米酒,让天下的神仙都来品尝天下最好的酒,享受人间的美食。”母亲化怒为喜,叫他们快去快回。
两个神仙飘到了天福的家,铁拐李解释了她所说的。父亲田听说仙人要喝各种酒,心里很高兴。
田夫道:“好,我送你一坛米酒。”
两位仙人大喜,铁拐李连声称赞,酿酒仙人拿起天福送的一坛酒,告别天福,赶回瑶池。
铁拐李的腿和脚不方便,来回跑太累了。走到一半,他只好让酿酒仙女先把酒送回去,自己慢慢走,但他一遍又一遍地跟我说:“这酒不错,y
母亲在武夷山看到了天福的米酒,味道真的很漂亮。真的是实至名归,她很开心。她命令酿酒仙女把它倒给桌上所有的神仙。酿酒仙女只是给大家倒酒,忘记了铁拐李的交代。当铁拐李到达时,瓶子里没有多少酒了。
当铁拐李回来时,他太累了,想喝几碗米酒。他看到自己的酒碗空了,就看着酿酒的神仙拿着坛子,给所有的神仙倒酒。知道坛子里没剩多少酒了,他立刻发自内心的生气,火就勃然大怒。他举起手杖,打向酿酒仙女。酿酒仙女慌忙躲开,只听“当啷”一声。人家没打中,反而打中了天福的罐子。酿酒仙女把持不住,松开手,坛子滚出瑶池,落到人间。
巧合的是,酒坛子不偏不倚,落在了武夷山南岸的山里。这只是铁拐李做的一个裂缝,剩下的米酒从裂缝中滴入九曲溪。
后来这个酒坛子变成了武夷山的奇峰,像擎天柱,也像石坛子,蔚为壮观。人们称之为天柱峰,知道其来历的人称之为九潭峰。
人们说,坛子里剩下的米酒,依然日夜流向九曲溪,酒香无穷。所以用九曲溪水酿造的美酒,味道鲜美,香气扑鼻,大家给它起了一个美丽的名字“武夷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