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港镇历史悠久,根据新石器时代古城址——城河遗址考古发掘实物分析,6000年前就有人类在后港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并创造了灿烂的农耕文明。
战国时期楚国名相春申君黄歇成居于后港,据《荆门州志》记载:“当晴空时,西山烟岚缕缕如云,后有楚人祭祀台。”
公元前十二世纪,商朝分封武丁后裔于汉西建权国,取水(今竹陂河)而名,在马良筑权城。
公元前十一世纪,周王室封宗室于江汉间,建邦国(今十里铺)。
公元前1027-770年,荆门北部为鄀国,东部为权国,春秋时期,楚武王克权,迁权于那处(今拾回桥),设权县,荆门属为楚地。
公元前278年(秦昭襄王二十九年),白起伐楚,占领江汉间,在郢都(今荆州城)设南郡,荆门全境属之。
元文宗开历元年(1328年)长林县迁到沙洋西南藻湖,在今后港镇建元长林保盈仓。
民国三年(1914年),为第三区。
民国十七年到三十四年(1938年—1945年),被日军侵占。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五月十九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后港,辖于沙洋市。
1960年为后港区,直辖于沙洋市。
1985年划归沙洋区。
1998年12月,沙洋撤区设县并入荆门市,后港降为县辖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