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编辑过程中,我帮着收集了大量的,撰写了大量的图说,编辑图书涉及佛洛伊德、圣经、希腊神话和佛教等。但是,我发现万夏在编书时是没有多少文化原则的。按说,书的没有版权,这是中国二渠道图书市场的普遍现象,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这顶多是一个不成熟的商业道德问题。但是,刻意更换本来不存在的,或者使用虚假,这就关系到一个诗人的文化良知了。譬如《释迦牟尼的故事》一书的英国作者贝尔夫人的所谓照片,根本就是一张莫名其妙的不知何许人的照片。《观音菩萨的故事》的作者画像,也是从一张完全无关的古画上摘下来的,根本不是我最早提供给他的、写《观音菩萨传奇》的那个清朝文人“曼陀罗室主人”的画像。那个人没有画像。再如我所撰写的图书《六道轮回与地狱精神》上,加在我名字前面的那个叫“紫图”的作者,其实也根本查无此人。《曼荼罗》那本书更是如此,其中一切文字都是我写的,但却被另一个叫“吉布”的所谓编辑东一段西一截,更换位置。吉布是谁?过去据说是编辑张杰,后来则是整个编辑部的化名罢了。张杰从来没有主动用过这个名字,更与我的书无关。因为当时他已离开紫图。为何万夏要用这个名?因为在西藏那个系列丛书里,万夏有这样一种操作方式:即设立一个类似藏族人的笔名,譬如“琼那·诺布旺典”,以造成读者的误读,以为此书是藏人或什么僧人所著,从而提高购买率。"
大理潘正伟的《翠湖之恋》就别具一格,独领风骚!
《翠湖之恋 》
大理潘正伟
那年春暖花开时,
翠湖岸边遇君日。
碧波荡漾意涌动,
唱尽青春人生梦。
今朝又逢花开时,
游人如织似当日。
回眸一笑泪流归,
奈何岁月无情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