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昌镇地处阴山北麓,浑善达克沙地南缘,海拔1300米-1800米,属中温带亚干旱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6℃,降水量不足400毫米,无霜期110天左右。宝昌镇西北与正镶白旗接壤,东北与正蓝旗相连,东南与河北省沽源县交界,西与河北省康保县毗邻,背靠锡林郭勒大草原,面对经济发达的京津张地区,总面积为3414.74平方公里。宝昌镇地处阴山山脉东段的低山丘陵区,海拔1325—1828米,地势起伏不平,坡缓而谷宽。
宝昌镇现有耕地81.3万亩,其中水浇地17.6万亩。草场300万亩,其中农区194万亩、牧区106万亩。林地113万亩。地上水资源贫乏,没有可开发利用的河流;地下水净储量24亿立方米,年可开采8312万吨。矿产资源十分匮乏。
宝昌镇的行政村
驾车路线:全程约79.8公里
起点:黑山庙村
1.从起点向正西方向出发,沿锡张高速行驶29.0公里,稍向右转上匝道
2.沿匝道行驶710米,直行
3.行驶330米,朝三号地方向,左转进入锡海线
4.沿锡海线行驶3.4公里,直行进入建设北路
5.沿建设北路行驶600米,过右侧的海尔(特许号0479010)约90米后,直行进入建设南路
6.沿建设南路行驶310米,过右侧的三和电器城约190米后,左转进入国防街
7.沿国防街行驶2.7公里,直行进入X501
8.沿X501行驶22.2公里,直行进入S241
9.张家口市内驾车方案
1) 沿S241行驶17.0公里,左转进入S244
2) 沿S244行驶980米,直行进入桥西路
3) 沿桥西路行驶1.9公里,调头进入桥西路
4) 沿桥西路行驶50米,到达终点(在道路右侧)
终点:沽源县
边墙村:位于宝昌镇东南7公里处,宝沽线两侧。全村辖3个自然村,261户1034人。现有耕地面积5565亩,人均 5亩;牧草地0.35万亩,人均3亩。2007年底,全村人均纯收入 元。该村以农业为主,奶牛养殖业发展较快,全村现有黑白花奶牛125头。近几年大力开发水浇地,主要发展无公害蔬菜种植,以西芹为主,甘蓝、大白菜等为辅,现有大棚45座。 今后重点发展养殖业和蔬菜种植业。
地房子村:位于宝昌镇南3公里处,207国道两侧。全村辖2个自然村,177户558人。现有耕地面积1910亩,人均3亩;牧草地0.2万亩,人均4亩。2007年底,全村人均纯收入2500元。该村以农业为主,畜牧业发展较快,近几年无公害蔬菜种植发展较快,主要以西芹为主。今后重点发展奶牛、肉牛养殖业,种植青玉米200亩;2008年种植西芹200亩。
保胜村:位于宝昌镇南6公里处,207国道东侧。全村辖1个自然村,192户653人。现有耕地面积 2800亩,人均4亩;牧草地0.2万亩,人均4亩。2007年底,全村人均纯收入2800元。该村以农业为主,畜牧业发展较快。近几年重点开发水浇地,着重发展无公害蔬菜种植,以西芹种植为主,甘蓝、大白菜种植等为辅,已成为该村支柱产业之一。全村每年蔬菜种植1100亩左右,其中西芹850亩左右。今后重点发展蔬菜种植业,主要以大棚为主,计划建设50座。
东红村:位于宝昌镇东南4公里处,全村辖1个自然村,414户1553人。现有耕地面积6754亩,人均4亩;牧草地0.55万亩,人均4亩。2007年底,全村人均纯收入2448元。该村以农业为主,畜牧业发展较快,近几年无公害蔬菜种植、马铃薯种植、铁矿石冶炼、建筑石料发展较快,为该村农民增收、经济发展提供了平台。 今后重点发展马铃薯种植业、生态旅游观光产业、蔬菜种植业。
宏大村:位于宝昌镇北3公里处,207国道两侧。全村辖3个自然村,417户1511人。现有耕地面积6285亩,人均4亩;牧草地1.1万亩,人均8亩。2007年底,全村人均纯收入3115元。该村以农业为主,畜牧业所占比重不大。近几年以西芹为主的无公害蔬菜产业发展较快。全村每年蔬菜种植400亩左右,其中西芹300亩左右。今后重点发展蔬菜种植业和个体加工业,积极利用水库优势发展旅游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