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组词:柴火。柴部首:木。
柴,拼音:chái,解释:烧火用的草木,秸秆等;〈方〉干瘦;纤维多,不易嚼烂;〈方〉指质量差或品质、能力差。部首:木,笔画:10,笔顺:1.丨(竖)、2.一(横)、3.丨(竖)、4.?(提)、5.ノ(撇)、6.乚(竖弯钩)、7.一(横)、8.丨(竖)、9.ノ(撇)、10.?(捺)。
组词有:柴米、柴刀、劈柴、柴坝、柴池、枯柴、柴楂、柴片、柴炭、束柴、刺柴、柴羸、柴车、柴扃、柴窑、胡柴、柴关、柴房、柴桌、参柴、禋柴、棉柴、柴薪、柴棍、柴城、餐柴、焚柴、柴护、营柴、柴火、棘柴、柴蔟、柴户、柴门、柴荜、柴虒、柴篱、柴路、临柴、木柴、柴胡、柴瓷。
柴字造句
1.那味道就象燃烧过的火柴。
2.他用火柴去点燃那干木头。
3.死罪包括在安息日检柴禾。
4.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5.这块木头可以破开当柴烧。
6.我们可以把枯枝锯掉劈成柴。
7.这种木柴已经风干好几年了。
8.我们贮存的火柴用光了。
9.在火柴匣上一擦就得了。
10.木柴烟升起来又青又直。
柴的笔顺:竖,横,竖,提,撇,竖弯钩,横,竖,撇,捺。
柴:
汉字读作chái,一般泛指木柴,小木散材,姓氏等。另通"寨",读作zhài,意为防守的栅栏篱障。
台州方言里"柴"读作sa第四声 "柴吞伐"就是欠揍了的意思,“柴”字,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为“小木散材。从木此声。士佳切”。“柴”的基本含义为烧火用的草木,如柴草、木柴;引申含义为烧柴祭天,如柴于上帝。在日常使用中,“柴”常做名词,表示捆束的细木小柴,如柴荆、柴禾。
“柴”,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普通话读音为chái,zhai,最早见于金文时代,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
柴的词组:
柴胡,柴窑,柴桌,柴刀,柴都,柴米,柴林,柴鸡,柴门,柴道,柴路,柴薪,柴营,柴草,柴竹,柴积,柴禾,柴片,柴炭,柴灶,柴火,柴油,柴水,柴毁,柴棍,柴桑,柴架,柴木,柴望,柴护,柴扒,柴房,柴户;
柴帘,柴市,柴山,柴头,柴塞,柴堆,柴城,柴天改玉,柴米油盐,柴毁灭性,柴天改物,柴毁骨立,干柴烈火,瘦骨如柴,骨瘦如柴,柴天改玉,数米量柴,蓬户柴门,烈火干柴,柴米油盐,柴毁灭性,柴天改物,柴毁骨立,柴米夫妻。